• pg电子·娱乐(中国)官方网站

    八桂清官廉吏|陈步高:两袖携清风 深藏功与名

    2023-01-06 广西纪检监察网 广西纪检监察网
    【字体:

    陈步高(公元1821-1879年),字凌汉,壮族,今武宣县东乡镇三多村下禄库(史称禄富)村人。据陈步高第四孙陈廷社叙述,陈步高是清朝时期陈氏家族的第一位将军,官居一品,清咸丰年间历任浙江总兵衔严州协副将。陈步高一生骁勇善战,位高权重,但为人清正廉洁,低调朴实,生活节俭,直至病故疆场,只留身后功与名,其家族有“一门众武显,六代九将军”的美誉。

     

    忠君爱国  骁勇善战 

      陈步高将军自幼出身贫寒,但他从小就树有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。少年时到处拜访名师,学得马上、步下、长拳、短打等十八般武艺。他长相魁梧,身高八尺,熊腰虎背,浓眉大眼,一表人才。据其后辈族人相传,他力大无穷,三百斤重的石磙能举过头顶,挥舞自如。

      有勇有谋、智取叛敌。青年时期,陈步高在镇守祖国边疆镇南关(友谊关)时,有一个朝廷大官谋反,叛国投敌,联络陈步高共同起事谋反,陈步高表面同意,参与谋划起事,不露声色,取得信任。到关键时刻,突然反戈一击,将其擒拿送朝廷处办。就这样不动一刀一枪,瓦解平息了一场谋反投敌的重大事件。

      骁勇善战、军功卓越。陈步高的武功十分高强,他把丈八青龙日月刀舞得上下翻飞,神出鬼没,嗖嗖作响,令人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不到几个回合,就把一个敌军将领斩下马来,杀得敌军胆战心惊,溃不成军。激战两天两夜,把侵敌赶出边境,追击数十里,大获全胜。

      恪守军纪,忠君爱国。在一场保卫边疆、与入侵敌军的战役中,战场战斗激烈,不慎丢失战帽。当时朝廷的法律军纪严明,凡丢失战帽一律定为死罪。部下劝告他不如带领军队投奔他国,以保性命,陈步高忠心不变,宁死不愿背离祖国背叛朝廷。在他带领随从回朝廷请罪过程中,前线士兵多方寻找,几经周折寻回战帽,陈步高将军终于化险为夷(这顶战帽后来送回到族中保存。据族老前辈说,是一顶红缨尖顶铜铸金边将军战帽,净重足足 16 斤。可惜1945 年逃避日本侵华军时丢失了。)满朝文武无不兴高采烈,咸丰皇帝大喜,大摆宴席,犒赏全军将士,论功行赏,给陈步高记一大功。

      获封受赏、实至名归。咸丰年间,咸丰皇帝加封陈步高为浙江总兵街严州协副将、南京一品巡御史,并赐尚方宝剑一把,九蟒袍加身,官封一品。因功勋卓著,咸丰十一年(1861)十月初九,陈步高几代人均获得封荫,其曾祖父陈朝顺诰赠武显将军、祖父陈元钰诰赠武显将军、父亲陈启明诰赠武显将军、兄陈步瀛诰封武显将军、孙陈天珍诰赠通奉大夫,并赐一块“通奉第”金字大牌匾和圣旨金龛一座(文革已被毁)。当时在朝廷中陈步高是一位智勇双全、威名远扬的忠诚爱国将军,深受咸丰皇帝的爱戴和器重。

     

    为官清廉 两袖清风 

    陈步高官至一品朝臣,却严于律己,不谋私利,不收刮民财,廉政无私。其同胞兄弟陈步墀、陈步鳌多次提出要求个小官职谋生,他都婉言拒绝。弟弟陈步桂千里迢迢,亲自到金陵(南京),说明家里生活贫苦,父母年迈,想要些钱财回家置买些田地,修缮房屋,赡养父母,但他却无能为力,拿不出钱财,对弟弟说:“欲我富则必使民穷也,何忍榨取民膏!”只给其弟少量钱财和路费而归。其家人和族中无一人靠他得做官,无一家靠他得发财,族人后代住的都是泥墙瓦屋,以农耕为生,自食其力。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家人成为地主富农。他一生清廉,两袖清风,没有留下豪宅庄园或金银财宝,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     

    维护民族大团结  千里家书止干戈 

    清咸丰时,由于贵县土客械斗波及乡中,于咸丰七年(1857 年)武宣东乡暴发了大规模壮人与客家人的械斗,互相攻杀,各有死伤,官府不能制伏,严重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,村民苦不堪言。当时陈步高任职金陵(南京),已官居一品,拥有万兵。壮家族人飞书和派人,请求陈步高调兵回东乡,把客家人驱逐出东乡,以保家乡安宁。陈步高听闻家乡发生械斗之事,心里甚为忧虑,立即写信函并附上绝句四首,飞速寄回乡里,并劝说来访乡亲:要团结,不要争斗,不能同乡操戈,绝对不允许驱逐客家人。只有各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兴旺,国家兴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。

    陈步高的信函和七绝诗如下:

    步高云:今日之主,昔日之客也,今日之客即为异日之主矣,主逐客何忍,客逐主又何忍,况同乡共井,非姻即友,何忍以刀匕之雄,自伤骨肉。

     

    七绝四首

    (一)

    胡为平地起风波,胜败无关事为何;

    汝死我亡皆故土,他乡人看笑还多。

     

    (二)

    满凝乡关一气和,谁知今日动干戈;

    抢村劫寨因何事,两地分明受折磨。

     

    (三)

    我为勤王事远征,家园无日不关情;

    睚眦岂比终天恨,须念姻亲莫用兵。

     

    (四)

    苦衷叠次告乡关,半截终无好信还;

    望断江南双泪眼,谁收白骨满荒山。

     

    乡人收信后,感悟不尽,流下泪水,已无心争斗。从此,东乡壮汉两家恩仇烟消云散,言归于好,化干戈为玉帛,联姻结亲,拜兄结友,世代和睦相好。客家节日,请壮家人赴宴联欢,壮家人节日也请客家人赴宴联欢,热闹非凡,两个民族融为一体。东乡客家人会讲壮话,壮家人会说客家话。当时东乡出现了风俗文明、欣欣向荣的一派繁荣景象,农商经济飞速发展,富甲一方,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,民谚:“东乡三里出白米”。陈步高在维护民族团结所表现出的高尚品德,代代相传,一直流传至今。

     


    上一条

    家风 传承 | 当普通人 做老实事 甘祖昌龚全珍家风故事

    Jan 6, 2023 6:48:16 PM

    下一条

    贤廉母范传清廉家风

    Dec 2, 2022 11:36:10 AM

    分享到

    微信扫码分享
    友情链接: